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第四週課程重點

  • 十月四日課程重點:(一)「知識份子」+「權力」+「啟蒙」+「批判」=?(二)以上所得,如何可能?
  • 至遲於十月三日中午十二時前貼文,請勿逾時。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進度照常

  • 雖逢颱風假,課程進度照常,作業目標依舊。謝謝配合!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關於貼文期限

  • 以下再次提醒:每週一中午十二時是當週貼文期限,請勿逾期逾時貼文(若有系統障礙除外)。貼文請針對當週表定進度,課後若有感想,也請針對當週指定閱讀篇章或課堂討論主題,貼文期限則為下週一中午十二時前,方便同學理解與交流。總之,預習、複習和交流的貼文盡量鎖定各週進度的前後一週內完成。謝謝配合!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啟蒙的思考與批判的意義(政二A 洪上婷)


  1. 康德為啟蒙所下的定義是「出口」,是一種使我們從未成年狀況解脫出來的過程。而這正是源自於每個勇敢參與的個人,成為了過程的施動者和一分子,他們在公共且自由的情況中,運用自主的理性,並在它們的相互重疊中,形塑出一種近似契約的啟蒙。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中,普遍的理性是否也限縮了某種自由?理性的不正當使用可能淪為專制主義或教條主義的藉口與陷阱,看似每個人都擁有選擇的自由,但真實情況是人們陷於泥淖中而不自知。
  2. 縱觀人類的發展歷史,人們總會在時間的推進中,對從前的觀點有了全新的認識與看法,其原因可能源自於一些足以撼動人類的巨變或是過往的經驗教訓。浪漫主義的興起就是一種對於啟蒙時代的反思,事實上,這也是一種質疑的態度,發現了現存的問題,進而提出了顛覆了現存主流的看法。福柯提出了一種深刻的批判,是站在一個邊界位置上且不偏私於任何一方,是對界限和極限進行深刻反思和分析探討。批判不是為了排除任何一種觀點,它應當成為一種氣質,亦或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藉由一種查明過去歷史及站穩當下境況的做法,超脫於主流思考,達到鑑往知來的效果,掌握住個人生命與時代間的脈絡,而不致深陷其中。
  3. 批判在人類歷史的流變中,應當擁有極重要的價值和地位,如同福柯所說:「它是一種賦予對自由的渴望以形式的耐心的勞作。」也許世界上出現「烏托邦」的機會渺茫,但當我們能夠盡力去認清事物的本質、保持著對於良善的堅持、並勤於檢驗超越界線的可能性,進而能夠創造更好的自己,那麼批判的意義也就能被彰顯及實現。

何謂啟蒙?對現代人的意義為何?

  1. 「啟蒙」這個問題在哲學界中存續已久,其在不同的時期內也有不同的見解與提倡,從啟蒙運動時期的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康德,到現在這科技進步的時代,我們仍然對啟蒙有不同的定義,我們也仍然在追求知識,追求自我的啟蒙。
  2. 在文本中提到康德對啟蒙的啟蒙的定義即是「出口」,這也同時是我們對啟蒙的最初認識,對我們來說,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知識時所體會到的茅塞頓開之感,以及我們作為有理性的人類,在對理性的普遍、自由、公共的使用相互重疊時,就是康德口中所謂的啟蒙,所謂的出口。但是,考慮到康德所在的時代,是知識追求尚未普及的兩百多年前,我們現在更要追求的啟蒙,應該是更高層次的,就如同福柯所說,康德的啟蒙並不是他所覺得恰當的啟蒙定義,康德的啟蒙具有當時他所在年代的特色,但不適用於現在早已知識普及的年代,這時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於所謂知識的追求,並還未到具有現代性的啟蒙。
  3. 對福柯來說,啟蒙不僅是出口,更要有批判的使用,才是真正理性的運用,因為啟蒙剛開始的定義僅是單方面接受知識,並未能真正的運用這些知識。鋻此,當我們運用知識及知識所產生出來對事物的批判,才是福柯所謂的啟蒙。
  4. 反觀現代社會,我們是否有真正了解啟蒙的含義,儘管我們身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卻像是仍在啟蒙時代一般,在追求知識上,早已習慣了單方面的接受知識,似乎也仍把啟蒙當做「出口」,亦或許因為現代的外在因素太多,使我們忘了追求自我突破的重要,忘了追求理性批判的思考,也因此,未來我們都應該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以成為這現代的「啟蒙運動」。

何謂啟蒙?

  1. 康德認為啟蒙這一出口是一種過程,這過程使我們從未成年的狀態解脫出來。未成年是指我們意願的某種狀態,這種狀態使我們接受他人的權威,以便我們可以走向使用理性的領域。康德提出之三個例子讓我驚覺啟蒙是何等艱難,設想書本代替我們的知性、某個精神首領代替我們的意識、當醫生為我們決定我們的特定食譜,就是所謂的未成年,這代表啟蒙絕對不是一般所想像的那樣片面。但了解到啟蒙非易事後,我關心的在如何成年這塊,並且我們要如何成年?怎樣才達到所謂的成年?
  2.  啟蒙是由意願、權威、理性之使用這三者原有關係的變化所確定的。康德提出一個重點是人自身要對其未成年負責,人自己要對其行為改變才能擺脫未成年的狀態。啟蒙可以是十七、十八世紀那種全體人類集體社會之變動,亦可為個人勇敢參與之行為,但條件是人必須是自願的。反思一下那些在特定時代裡被稱作先知、偉大哲學家的人,甚至被譽為所謂前章探討過的知識分子的人,他們都是此狀態的推動者和參與者嗎將理論實踐,符合社會整體之理性價值後,就算是從未成年狀態中解脫出來了?康德還提出要擺脫這種未成年狀態需要區分屬於服從的東西和屬於運用理性的東西。並且,當人對理性的普遍使用、自由使用和公共使用相互重疊時便有啟蒙。
  3. 福柯認為啟蒙的解釋是永久激活哲學的氣質,是一種具有對我們的歷史存在永久批判之特徵。他認為批判不代表接受或拒絕啟蒙,而是辯證,根據歷史本體論,對於人類所說、所想、所思進行批判,不排除極端思想之產生。但卻又不完全等同人文主義,福柯認為如果人的問題、人類的問題、人文主義的問題在整個十八世紀是個重要的問題的話,啟蒙極少把自身視為一種人文主義。福柯做了一個簡短的小結,認為批判不是以尋求具有普遍價值的形式來進行的,而是通過使我們建構我們自身並承認我們自己是我們所做、所想、所說都作為歷史事件來得到陳述的那些話語。
  4. 根據上述初步理解和探索啟蒙的意涵後,我心中大致有了一個圖像,就是啟蒙是長時間變化的一個過程,此過程有很多階段,心靈層面要有意願、對自身行為要有自主改變的動力和意識自由,能夠獨立思考;就更廣的層面來說,其實就是對於歷史的回顧省思與批判,各種方法和小事件皆可以成為啟蒙過程中的關鍵因子。到目前為止,我只聽過康德和福柯怎麼說,自己對於啟蒙還是相當陌生,或許在思考的當下,能更成熟些。

從康德到福柯 —— 從何為啟蒙反思現代社會(政二B 胡詠恩 04114282)

  1. 1784年12月, 康德 (Immanuel Kant,1724-1804) 柏林月刊》發表了一篇關於何謂啟蒙的文章,而開啟當代哲學家對於「啟蒙」一詞的探討與相關衍生議題的討論,因此後代人稱的啟蒙運動的左右銘「勇於運用理性」就此誕生。
  2. 康德賦予啟蒙的定義為 「人從未成年狀態中解脫出來」,而所謂的未成年,指的是我們意願的某種狀態,而此狀態使我們接受某個他人的權威,以便我們可以走向使用理性的領域,因此他所理解的啟蒙,雖然是以模糊的方式介紹,但卻指出這是一個事實和正在展開的過程,而同時描述成一種義務是因為他認為人該為此負責,只有對自身進行改變才能擺脫未成年的這個狀態,然而由於人必為此狀態的參與者推動者,要擺脫此未成的狀態須滿足兩種條件,其一為精神層面的,其二為體制、倫理與政治的。
  3. 福柯 (Michel Foucault,1926-1984) 對於啟蒙的解釋是永久激活哲學的氣質,且此氣質具有對我們的歷史存在永久批判的特徵;對他而言,批判不代表拒絕或接受啟蒙,而辯證,意味著必須拒絕可能以簡化的權威形式表現出的要求,他認為應通過我們自身的歷史本體論,對於我們之所說、所思和所作進行批判,因此會導致極限的態度,不應是尋求具有普遍性價值的形式進行。
  4. 另外,他也提出了不該混淆啟蒙與人文主義,因為啟蒙是一種事件以及複雜的歷史性進程的總體,此總體包含社會轉型的各種因素,如政治體制的各種類型、知識的形式與對認知和實踐的理性化設想等,他相信此種現象對如今的社會依然重要,亦奠定哲學的整體形式的基礎;然而人文主義卻是一種主體或各種主題構成的整體;此整體跨越時空,在歐洲歷史上一再出現,而這些主題的內容與價值觀一直發生重大的變化,因此兩者不可以混為一談。
  5. 從康德的啟蒙可以看出現代人為何時常有盲崇的行為,如一個新聞事件呈現一面倒狀況的單一立場,當你去詢問他們其中的一個,卻得到「因為XXX這樣說,而不是他自身的答案」,或是某一件商品突然很熱門,而出現一窩蜂搶購的現象,瞭解人們為何就算是年齡上已成年還是寧願保持未成年,因為未成年的狀態是較輕鬆的,只要按照大眾的潮流走就好,不用按理性去思考,更不可能實行福柯提出的批判了,因為懶惰的過日子總是比較輕鬆,難怪日本著名趨勢專家、經濟戰略家大前研一 (おおまえ · けんいち) 會在《低智商社會》一書中認為集體智商衰退是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
  6. 身為正在受所謂高等教育的我們應努力成為一支會思考的蘆葦,面對自己怯懦與惰性,不再盲目跟隨和隨波逐流,要鼓足勇氣使用自己的理性,對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進行批判就算啟蒙只是一個不可避免但又回答不了的問題......Sapere aude! Habe Mut, dich deines eigenen Verstandes zu bedienen! 

傅柯何為啟蒙之思考(政二B 04114208 陳芃瑄)

  1. 首先,我認為這篇文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傅柯對康德先前解釋「何為啟蒙」的觀點,另一部分為傅柯本人對「啟蒙特徵」的闡述,事實上,兩個部份為相互交錯,而後者為前者的延伸。
  2. 為什麼要問「何為啟蒙」?「啟蒙」很重要?「啟蒙」與我們有什麼聯結?那究竟何為「啟蒙」?文章裡寫道,所謂「啟蒙」的事件究竟是什麼?它至少在某方面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我們想的是什麼以及我們所做的是什麼;康德認為,「啟蒙」是一種過程,這過程使我們從「未成年」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而「未成年者」與「成年者」的差別在於,是否有足夠運用理性的能力,非單單服從權威,並可以區分理性的私人使用與公共使用。「啟蒙」看似與我們息息相關,但從康德的論述,似乎隱含著某個時代所具有的特點,人類社會已經經歷完「啟蒙」的時代?或者是說現在社會已經「成年」?
  3. 據前述,傅柯雖然不認為康德對「啟蒙」的觀點為最恰當,但仍試著為其檢驗:「啟蒙」這一歷史事件並沒有使我們變成成年,而且我們現在仍是未成年,然而我可以賦予康德在思考「啟蒙」時對現時、對我們自身所提出的批判性質詢以某種意義。為什麼傅柯認為當時他所處的社會仍「未成年」?而時至今日,我們是否可以亦用此來檢視現在社會,已否「成年」?
  4. 據前述,傅柯對當時社會已否「成年」,持著較消極的態度:我不知道有朝一日是否我們會變得「成年」。這意味著我們可能雖然歷經過「啟蒙」,但我們的狀態並未從「未成年」成長為「成年」,那麼是否代表著傅柯對於「啟蒙」有著不同於康德的觀點?若是如此,傅柯對於「何為啟蒙」有著什麼樣的答案?
  5. 我認為,事實上,傅柯並未對「何為啟蒙」並未有直接的答案,而是透過他對「啟蒙特性」的描述,表達他對「啟蒙」的看法,這門18世紀至今仍熱門的哲學疑難。傅柯認為,康德所提的「何為啟蒙」具有相當的現時性,更重要的是,有現代性的「態度」與能夠激活哲學的「氣質」。而「啟蒙」確定了某種哲理探討的方式。我認為傅柯將「啟蒙」視為一種探討問題的方式,而非僅僅一件歷史事件,因此「啟蒙」應是不斷地、毫不停頓地與時持續進行。

何為啟蒙與何為批判

  1. 我認為啟蒙在某種程度上是激化自身思考、檢視自己生活的方式,是一種醒世、覺醒的方法。許多人選擇渾渾噩噩、妥協現狀的生活方式就在於他們無法看見改變之後的差別。雖然改變不一定是好的,畢竟不是所有改變都是成為決定自己有所不同的絕對因素,但我認為啟蒙最重要的啟示就在於"發現差別"。
  2. 「尋找差別:今天相對於昨天,帶來了怎樣的差別?」啟蒙給我的感覺就像點亮,點亮自己的腦袋去思考自己能有甚麼改變,包括對於自己的言行、思考、生活方式、相處模式等等。覺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除了承認自己的不足與謙卑之外,真正能體認到因為不足而改掉死人個性才是覺知最大的功效。把今日做成自身歷史上的一個差異,作為完成自我蛻變的契機來激化自己,自己的精神層面就能夠提升。
  3. 「理性的運用怎樣取得對他來說是必須的公共形式,追求知識的勇氣怎樣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充分施展而同時使個人確實地俯首聽命。」公開的使用,表示必須要有勇氣;目的是使用理性,所以必須要有知識。除了要有勇氣也要有知識,才有辦法成為開展的第一步。人民聽命的政治原則必須符合普遍性的利益,因為如果沒辦法對於自身有好處,理性的運用對於個人來說也就不是那麼有必要,或許會覺得重要但並不是必要的層次。啟蒙應是一個動態循環路線,自我啟蒙→自我改變→自我理性擴大→社會啟蒙→社會改變→社會理性提升,但很可惜的是因為看不到後面的保障,因為挫折所以受傷所以就蒙蔽。(這些皆是我理想中的發展狀態。)
  4. 「批判不是以尋求具有普遍價值的形式來進行的,而是通過使我們建構我們自身並承認我們自己是我們所做、所想、所說的主體的各種事件而成為一種歷史性的調查。」我想這個意思應該是,我們批判不應該是因為確定是否是普遍的價值、是不是主流的思考和想法,而是應該是重建自己的言行舉止來檢視自己是否變的蒙蔽或偏頗。有了啟蒙的開始,加上批判的反饋,讓自己毀滅又再生,反省再重新出發,就是我認為的啟蒙。


人們如何真正覺醒?又如何能正確的使用理性擺脫困境?( 政2A 04114155 賴玥亞)

啟蒙的定義?
「標示著啟蒙的這出口是一個過程,這過程是我們從未成年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而未成年是指我們的意願的某種狀態,使我們可以接受他人的權威,以便我們可以走向使用理性的領域」
-問:人們如何察覺自身是在權威的框架之下,不自由的使用理性,而能有所覺悟讓自己脫離未成年狀態?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稱得上是理性呢?
「當人在社會中發揮作用時,理性便應服從於這些特殊的目的,因此不可能自由的使用理性,唯有當人為使用理性而推理時,當人作為具有理性的人而推理時,那時,理性的使用是自由而公共的,當對理性普遍使用、自由使用和公共使用互相重疊,便有啟蒙。」
-問:為使用理性而推理本身就缺乏了有力的動機,這可能是連菁英都難以做到的,如何能讓他普遍使用甚至是公共使用?

如何確定運用理性的時機是否正確?
「批判是在確定在什麼情況下,運用理性才是最適當的」
-問:難道所有的批判都能將問題導向更正確的方向嗎?而正確的批判所附加的條件又為何?

這篇文章提到,若把今日做為歷史的分線,那應該要如何做區別,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提議,似乎正試圖引導我們從今日開始脫離未成年的狀態,假如將今天作為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去反思過去,勇敢的面對並審視自己,試圖讓自己成長,那我們是不是就能被「啟蒙」了,但這卻又是個很難被做到的事,猶如上述所提的問題,我們本身很難去察覺自己是在權威下不自由的使用理性,因此並不會因為覺得理性受到限制而想要突破,而就算我們想要理性的思考,也很難避免外在因素的干擾,而加入了些不理性的因素,也許我們能試圖用批判的方式修正,但卻也很難判定究竟批判是修正了我們的方向,或者其實是把我們往更不利的方向誤導。

《何為啟蒙》的讀後思考( 04114251 政2B 范曉萱)

  1. 首先在看完文本後,我認為題目中提及的「啟蒙」並非歷史上發生的事件,而應該是人類集體參與的一個過程,是個人要求自己有勇氣獲取知識的行為。這種行為可以幫助人們決定我們是什麼、我們想的是什麼及我們作的是什麼。所以啟蒙應是協助定義這類最初的疑問?
  2. 何為啟蒙此一問題並非福科第一次提出,康德在1784年也投稿了相同問題。康德認為啟蒙是一個人類擺脫「未成年狀態」的出口,但這個出口又被視為一個過程,意願、權威、理性三方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帶來了一個差別,區分昨日與今日。但滿足「擺脫未成年狀態」的條件有二,一為「區分哪些東西是屬於服從、哪些東西屬於運用理性」,二為「區分理性的公共使用和私人使用」當人類只為了使用理性而推理時,理性的使用便是自由、公共的。
  3. 此二條件帶來的疑問可能是,無條件服從對於理性思考不太有幫助,而運用理性去推理必須無條件服從的事時,負面來說可能導致不服從的後果,但正面效果卻可以讓無條件服從變得更有說服力,上段有提到「啟蒙」此一過程本來就是有變化,但此一變化對於「擺脫未成年狀態」並未能有確切解答,因為個人對理性的使用是不同的,而啟蒙也僅僅是一個過程而非結果。
  4. 最後,福柯提到他認為即使意識到成年與否在於上述兩個條件有無被滿足,人類在啟蒙運動之後的狀態仍然屬於未成年。我認為這是因為,當人們意識到自己仍未成年時,對己身的疑問會不斷提出,對同一個問題的解答也會因為時間的流動和對知識的汲取而有所改變,無論獲取多大量的知識或者關心為數眾多的公共議題,也只是讓其他人意識到,這個人正在往成年的方向行走,但自己對於自己的提問是永遠不會結束的。
  5. 啟蒙到底為何重要到必須討論?我認為根據文本所說,啟蒙是一個人對理性的自由使用,個人可以用理性去推論各項生活事務,所以啟蒙和人的生活其實息息相關,不管是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如果一個人自由的用運用理性去思考與他生活有關的各項事務,達到公共的使用理性此一目的,並在思考過後決定遵從一些已經被決定好的事情(服從與理性)、或者讓這些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區別理性的公共使用與私人使用),每一個人運用理性的方式不同、思考模式也不一樣,所以啟蒙也不能保證大家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6. 先前閱讀的文本提及知識份子與權力的關係,如果以此篇解釋知識份子的定義,那知識分子的定義在這篇看來應為相對滿足 2  所提及的兩個條件的人群,比起漠不關心的人,較能使用理性去思考的人群顯然更符合知識分子的定義。如果人公共的使用理性去思考切身相關的事務,對於公共事務來說他們當然較具有權力去改變、完善,我認為啟蒙就相當於知識份子接觸權力的媒介,而運用理性的方式不同,除了持續不斷的對自己提出問題之外,展現權力的方式也會不同。

福柯與康德之對話-探討兩者對啟蒙的論述(社三A 03115129 唐德融)

  • 福柯在此篇文本回應了康德所發表﹤答「何謂啟蒙」之問題﹥其中之論述,並提出與其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福柯在面對康德對理性與啟蒙的界定時,提出了幾項疑難,對此我欲透過兩篇文本試想兩位學者對啟蒙之解釋與論述的關係及比較。
  1. 康德認為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未成年狀態是無他人指導即無法使用自己的知性(Verstand)的那種無能。若未成年狀態的原因不在於缺乏知性,而是在於缺乏不靠他人的指導去使用知性的決心與勇氣,這種未成年狀態便是自己招致的。我認為康德所說之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為以下兩種情形:一為缺乏知性,不能使用;二是擁有知性,但不使用。其中擁有知性,但不使用的情形往往是因為人的懶惰和怯懦而不使用自己的知性且康德認為絕大多數人認為邁向成年是極麻煩也危險的,進而理解康德所論述的未成年狀態是極舒適的
  2. 同時所謂監護者便會注意到這點,並極好心的肩負起對這些人的監督之責,進而限制知性的發展,威脅及嚇阻一切嘗試使其變為無知。個人的啟蒙是較為艱難的,他必須先擁有跳脫社會框架的決心及與多數人為敵的勇氣才能開始實現;相反,公眾的啟蒙是更為可能的,只要讓他們擁有自由,為達成公眾的啟蒙康德認為必須有人敢於使用自己的知性與理性,即是學者。我所理解,學者以公職的身分理性的運用知性公開評論,使公眾對監護者所提出的制度充分了解,證明為合理並統合其聲音,最終卻回歸於服從。
  • 政府希望人民:接受命令不要思考思考也最好不要行動服從
  1. 在﹤何謂啟蒙﹥此篇文本中,福柯認同但又似不認同康德所指之啟蒙,啟蒙的這出口是一種過程,這過程使我們從未成年狀態中解救出來,啟蒙是由意願、權威、理性之使用這三者的原有關係的變化所確定的。我並試想,福柯認為啟蒙絕非是一個瞬間而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考驗人是否擁有提供先天知識原則的能力(康德對理性的界定);另外福柯覺得康德使用了出口」這個詞的兩面性,康德含糊地介紹出口為一種事實、一種正在展開的過程,但之後又將之描述為任務或義務,強調人只有自己對自身進行改變才能擺脫未成年狀態。若人本身非自願參與啟蒙呢?舉例來說,今天有一人擁有讀書的能力但他不想讀,或是選舉時擁有將票投給賢能之人的能力,但卻不投。故我認為福柯想表示啟蒙已經不是只是使用理性與知性的問題,其中是否包含任何利益或權力關係。
  • 啟蒙是全人類的啟蒙或是特定的人的啟蒙?
  1. 福柯提出對康德在文中所用「人類」一詞的質疑,認為啟蒙並非是全人類的事,而是特定人的啟蒙。啟蒙是一個過程,人們所做的自願選擇,一種思考和感覺的方式,一種行動、行為的方式表示現代性的特徵且看作是一種態度而非歷史的一個時期。結論我試提問,較無法理解福柯所論述之現代性具體為何?是否可以比較其與康德所論述之啟蒙的關係?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討論康德與福柯筆下之啟蒙

  1. 康德說啟蒙是一出口、出路,是從未成年狀態中解脫至理性的過程,人們學會運用理性不再逆來順受的接受他人權威,有自主性的思考。在文中,福柯曾提及康德的公共與私人概念與「意識自由」理念相左,甚至背道而馳,康德認為理性在公共使用中是自由的,而在私人運用上是屈服的,但文後又言,他把「當他在社會中起作用,發揮功能,追求特定目的時,例如當兵、納稅」視為私人上的運用,讓我不免產生懷疑,何謂公共?是它本身對「公共與私人」的界定和我們不同,還是另有其深意令我不解。
  2. 福柯說,啟蒙是一態度、氣質、哲學生活。啟蒙並非是對一些教條的效忠,而是為了永久的激活某種態度,也就是激起哲學上「氣質」,這種「氣質」具有對我們的歷史存在作永久批判的特徵。在文中啟蒙時常與批判作為結合,而在現在我們身處的社會,雖未達到「成年」的標準,但已形成了批判的生活態度。在新聞媒體上,屢見不鮮的是對現狀的評論,對政府、時事、歷史的正反面批評;在社會運動中,看見人民不再是安靜一群,我們漸漸懂得為自我所相信的理念所奔馳和學習新知,由此可知我們的確存在於那所謂的「過程」中。但在邁入「成年」的同時,也時常發生一些疑難像是服從的程度因人而異,理性並非真正的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等等問題。全面的啟蒙對我而言,只是一個抽象的遠景,而人類則是走向看不見盡頭的一群。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貼文提醒

  1. 請仔細讀完指定篇章,再行作答,切勿以隨想或以常識應付了事,這樣對課程便難有貢獻。
  2. 每週一中午十二時是各週貼文期限,除了請勿逾期逾時貼文,貼文請針對當週表定進度發表。課後若有感想,也請針對當週指定閱讀篇章或課堂討論主題,方便同學理解與交流。
  3. 各週貼文請試著找出指定閱讀文獻的核心論題,再以書摘佐證之,進而提出不同觀點。
  4. 本部落格公將永遠公開且永不刪除,署名的各篇貼文正展演和記錄著貼文者的議論與思考能力,請慎重下筆。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理論與實踐的整體性及權力的意義(社三A 03115129唐德融)


  1. 德勒茲認為從事理論研究的知識分子應是某一主體或是具有代表性的意識,理論的提出與實踐並非整體,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局部且較零碎的。權力在本質上是同權力相對的,當知識分子、理論家提出理論,進而加以應用實踐,而後反思研究轉而回到理論本質,得出結論。
  2. 試想臺灣社會制度,理論的提出與實踐似兩主體的明爭暗鬥—知識分子與掌權者之間的勾心鬥角。學術界、理論家提出理論成就少數團體的利益甚至替自己的利益說話,失去了本身之代表性。執政者、掌權者實踐理論但卻在理論的解釋與本質上不斷膨脹,理論的實踐與政策的提出往往背道而馳,無法得到該理論之結論及理論實踐後真正的反思與探討。
  3. 自此篇文本中,福柯對於德勒茲的論述另外提出了權力的觀點,我試想理論的提出與實踐之所以為相對是否是與權力的行使與掌握相關。福柯在文本中所提之問題,誰在行使權力?在哪兒行使權力?歷史上多數帝王與掌權者也同樣是知識理論的提出者、法律的制定者,甚至在歷史事件中可以得知當時執政者會極端的控制或限縮人們的思想與知識。
  4. 我認為上述是否為權力、知識及理論的提出與實踐的相互關係之表現。並提出問題,理論與實踐並非是整體性的,這樣的相對造成權力行使的不平等,亦或是權力分配的不平等造成理論與實踐的相對?而當理論的提出與實踐成為整體時,是否為權力行使的集中或思想的統治?

權力與理論實踐的關係?(政二A 沓沂暄 04114125)

先就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來看,德勒茲認為理論與實踐有兩種面向,一是實踐會被看做為對理論的應用;另一種則是理論的泉源,新理論的創造者。前者就如同在學者建立起理論後為了驗證其理論而應用於社會所為之實踐的關係;然後者則是在觀察眾多社會現象,而歸納出的一種早已實踐於社會的理論。
但是,能夠表現出來有知識,即是權力的一種來源,因為這樣的話知識份子才可以有權威地說出別人是什麼樣的和他們為什麼是這樣的。因此就如同福柯所說:「知識份子本身就是權力制度的一部分,那種關於知識份子是 意識和言論的代理人的觀念,也是這種制度的一部分。….因此,理論並沒有表達、反映、應用於實踐,它本身就是一種實踐。但理論是區域性和局部性的。知識份子同權力做鬥爭,是為了使權力在最不明顯和最隱蔽之處突顯出來並且使用權力,而不是為了獲得意識,是為了破壞和獲取權力,並且同所有為權力而鬥爭的人們站在一起。理論就是這種鬥爭的局部體系。」
因此我認為,在福柯的眼裡,理論的本性即是對抗權力,但是未獲得權力的理論並不能有效的對抗權力,權力與理論和實踐的關係是密不可分,如此,在提倡理論與實踐的知識份子,就會與權力息息相關

實踐的意義?

  1. 德勒茲認為「實踐是從一個理論點到另一個理論點的驛站的總和」、「理論是兩種實踐之間的驛站」,大致呈述了理論與實踐之間屬於相互主體的關係,缺乏其中一者,皆會缺乏意義,單有理論,形同紙上談兵、空中樓閣;單有實踐,而不去建立理論、引用理論,則會缺乏章法,甚至陷入盲從、受利用的地步。不過何謂真正的實踐?如果就社會運動的理論與實踐而言,假設一人理解社會運動的理論並且實際走上街頭,事後進行反思,重省理論的實用性,這對一般人而言,似乎是較容易達成的。但是若理論的層面擴大,到達了國際關係理論或是全球化理論的層次,要實踐是否變得極為困難?若是以一般學生的身份探討國際關係理論,我們似乎無法實踐,因為國關理論無非在於描述國家之間權力的交互作用,而國家權力的行使,又主要在於國家領導者與其幕僚團隊的決策。令人懷疑要做到理論的實踐是否必須躋身領導階層?
  2. 我認為要做到有意義的實踐,那是必須的,因為透過實踐做為驛站,將理論發展至另一個階段,其意義在於在實踐的過程中,以自身為主體,做出選擇,體會其中的難處,並將理論中矛盾之處加以修正。假設我們探討國際關係的理論,但我們無法暸解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真正靠量的因素為何——可能是個人利益、國家利益、階級利益,或甚至僅僅為了某虛幻的意識形態,我們僅能猜測,無從得知事實。如此的情況下,實踐變得難以達成,即便是最高明的理論家,都難以實踐。
  3. 要讓理論與實踐之間相互主體的關係存在意義,必須仰賴理論家與實踐者毫不保留地相互合作,才有可能完成,這大概就是最困難的部份了。

權力制度、知識分子在鬥爭中的位置、反話語

權力制度、知識分子在鬥爭中的位置、反話語

政二A 劉千萍04114154


Part.1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為何?
/關於知識分子在權力總體中的鬥爭位置
  1. 德勒茲而言,理論與實踐的關係是片面、破碎的,實踐是兩理論間連結(驛站)的總和,理論則是兩種實踐間的連結,先是否定毛派指稱福柯應用理論來實踐一說,他認為組織監獄調查小組,無關乎應用、沒有改革計畫、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調查,乃為在又是理論又是實踐的碎片和零件所構成,一個由連結組成的系統;知識分子不再是主體,也沒有代表性,在連結網絡裡,只有行動:理論的行動,實踐的行動。
  2. 福柯的回應首先提及,知識分子的政治化起源,後談論知識分子在近來的壓力之中發現其不再是大眾的代表、唯一發聲口。但是依舊存在著一個權力體系,對這種論述與這種知識進行阻擋、禁制與無效化。這種權力在整體社會網絡中極為深入,知識分子自己便構成了這個權力體系的一部份,認為他們是「良心」與論述的代理人,這種想法也構成這個體系的一部份。
  3. 在此,知識分子作為權力制度的一部份,其扮演怎樣的角色?
  4. 福柯指出知識分子的角色不再是把自己放在「有點前進或有點並行」的位置來說出被肅靜的真相;而較接近於去面對他們身在其中,從屬其中並作為其工具的各種權力型態,來進行鬥爭。
  5. 回到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為何的命題。福柯說在前個基礎上,理論不闡述實踐、不譯解實踐、不應用實踐,理論就是實踐。但就同勒茲所說,理論是局部性與地域性的:也就是非全面性的。要向權力進行鬥爭,要在它最不可見與最隱密的所在爭取去揭露它並將它啟動。不要為了「良心的支配」而鬥爭,要為了破壞與奪取權力而戰,與所有為此而戰的人們站在一起,而不是為了啟發他們而撤離。
  6. 「與所有為此而戰的人們站在一起,而不是為了啟發他們而撤離。」我視作關於知識分子在權力總體中的鬥爭位置的解答之一。


Part.2理論的本質為何?
/反話語
/鬥爭的概括性來源
  1. 理論就像是一個工具箱,德勒茲如是說,理論必須用處。理論的本質是局部性的。德勒茲言:「理論並不會自我總體化,它自我繁殖並繁殖自我。操弄總體性是權力的本性,而您(福柯),您正確地說過:理論的本性便是對抗權力。」
  2. 德勒茲還提到一項理論的重要特質:它必然碰壁受阻,未經歷碰壁受阻然後突破的理論,是不可能發展的。這是德勒茲認為是因而使得改革的概念如此愚蠢而偽善的原因。因為理論一旦深入自身領域,必需要一個全然不同的重點用以繼續發展,即理論轉向。德勒茲所謂偽善的改革,一是自視為代表之專業人士的權力配置,二是因應要求的改革的革命性的行動,我想此處蘊含鬥爭的概括性在德勒茲話中是在總體化之中形成。
  3. 然而回到理論的本性便是對抗權力,福柯接下來對德勒茲的回覆是我較為認同的。
  4. 傅柯:「而當囚犯們能發言時,他們自有一套關於監獄、懲罰與正義的理論。這個對抗權力的論述片段,這個由囚犯或我們稱為輕犯(délinquant)的人們所掌握的反─論述,這才算數,而不是一套關於輕犯的理論。」
  5. 反(反對權力的)話語/理論/論述,若非來自受壓階級,權力的翻轉還有出現可能?或者預告的正是監禁結構的深化?我試想,福柯闡明的是理論的本質即是「反-論述(反話語)」。
  6. 再者,德勒茲:「如果我們考慮到當下的狀況,權力的確有著總體的或全面性的願景。我要說,當下諸多壓迫形式,從權力的觀點來看,很容易就能一概而論……然而,面對這個權力的全面性政策,我們形成區域性的回擊、防火牆、投入實戰或預防性的防禦措施。我們沒有把那些無法如權力一般總體化的事物加以總體化,我們也不能經由回復各種中心化與階層性的代表形式以為之。相對地,我們能做的是,從基層人民開始,在側面創立各種聯結,乃至於一個網絡體系,這才是困難的地方。……」
  7. 關於鬥爭的形式,關乎何為權力、權力不平等性及其鬥爭所在,如果揭露性行動做為權力進行其他鬥爭的第一步。這權力目前只受單一行政體系以及他們改革派的同夥所佔有。鬥爭的論述所對抗的並非無所知曉:它對抗的是秘密(未被揭示出的策源地)。
  8. 總和對於理論的本質以及鬥爭的特質討論,我認為德勒茲所謂「鬥爭概括性是在總體話中形成」,乃是將鬥爭論述的變動來源設定為不特定的局部、權力體制下的各系統,而福柯回應的「理論的總體化,乃是以『真理』為形式。形成鬥爭的概括性的,也是權力體系,和一切權力的實踐與應用形式。」則是含納入權力體系的階級結構以及知識分子鬥爭位置的轉換。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喬姆斯基、福柯論辯錄》片段分享

  1. Michel Foucault:「您的問題是:我為什麼對政治這麼感興趣?如果我很簡單地回答您,我會說,我為什麼不該感興趣?也就是說,如果我不對政治感興趣,那我將是瞎極,聾極,愚蠢之極。對我們的存在而言,它很可能是至關重要的主題,它意味著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它所發揮作用的經濟關係,還有界定我們行為的規範形式,界定常規的可行和不可行的權力關係。畢竟,我們生活的本質是由我們在其中發現自身的這個社會的政治運作構成的。」《喬姆斯基、福柯論辯錄》,頁54
  2. Michel Foucault:「不,我壓根兒就不相信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社會叫做民主的社會。如果我們理解的民主是指全體人民沒有等級之分,沒有層次之分,可以有效地行使權力,那麼很清楚,我們離民主還遠得很。很明顯,我們生活在獨裁的統治下,在權力階級的統治下,這個階級靠暴力來貫徹自己的意志,甚至這暴力的工具已經制度化和憲法化。到了這種程度,我們沒有任何民主可言。......我認為有一個任務非常迫切,比任何其他事情都緊迫,那就是將所有隱藏的政治權力的關係指出來,揭露出來,是它們真正在控制社會,壓迫它,壓抑它。......在我看來,這我們這樣的社會裡,真正的政治任務是批判那些看似中壢的、獨立的機構的運作,批判它們,抨擊它們,從而揭露以隱晦的方式通過它們來行使權力的政治暴力,這樣我們才能與它們鬥爭。......因為政治權力隱藏得比人們所想的要深得多,有中心,有我們看不到的、不為人知的支撐點。它真正的抵抗力,真正的堅固點,也許在我們沒有想到的地方。」《喬姆斯基、福柯論辯錄》,頁57-58, 59-60

  • 政治學是公民得以進行抵抗和保持獨特的全面性知識與鬥爭技藝,若對此冷感或生畏,政治學的學習自然無趣。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授課進度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1. Foucault, Michel,1998,《福柯集》,杜小真編選,上海:遠東出版社。(線上閱覽: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uk=2955209858&third=0&shareid=2187438408&adapt=pc&fr=ftw
  2. Foucault, Michel,2016,《福柯文選》(共三冊),汪民安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課程進度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本課程旨在本系大二同學閱讀和詮解原典的基本能力,以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典籍為精讀素材,輔以若干二手詮釋,以周全演練解經方法,並嘗試建立原典與政治生活可能的有機連結,期能協助同學蓄積豐沛的支援意識,成為兼具雄辯和思考能力的政治人。以作為認識眼下生活及貫通古今政治的恆久課題的入門訓練。
本學期擬以法國哲學家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作品為教本,詮解其中的概念、論證、論題及當代性,其中包括閱讀典籍的方法與態度。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日期 Date課程內容 Content備註 Note
1
9/13課程概述與授課進度說明  
2
9/20「知識分子與權力」,《福柯集》,204-213。知識份子在當今社會的合宜且切事的角色?政治學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知識份子?若以上皆非,知識份子一詞已經毫無意義?
3
9/27
「何為啟蒙」,《福柯集》,528-543。

4
10/4「什麼是批判」,《福柯文選》二,169-198。  
5
10/11「自我技術」(一),《福柯文選》三,49-104。  
6
10/18「自我技術」(二),《福柯文選》三,49-104。  
7
10/25「主體與權力」,《福柯文選》三,105-138。  
8
11/1「何謂直言?」(一),《福柯文選》三,285-372。
9
11/8「何謂直言?」(二),《福柯文選》三,285-372。
10
11/15「說真話的勇氣」,《福柯文選》三,373-412。
11
11/22「十八世紀的健康政治」,《福柯文選》二,143-168。  
12
11/29「安全機制、空間與環境」,《福柯文選》二,199-233。  
13
12/6「自由主義的治理藝術」,《福柯文選》二,247-310。  
14
12/13「全體與單一:論政治理性批判」,《福柯文選》二,311-356。  
15
12/20「個體的政治技術」,《福柯文選》二,357-383。  
16
12/27「危險的個體」,《福柯文選》一,199-213。  
17
1/3「自述:言說在死後開始」,《福柯文選》一,321-360。
「自我書寫」,《福柯文選》三。219-246。
  
18
1/10期末考  
五、考評 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次數 Times配分比率 Percentage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40%逾三次未出席者,平時成績以零分計。
期中考130%
學期考130%
配分比率加總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週二10:10-11:50(請事先電郵約定)
週三10:10-11:50(請事先電郵約定)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D0632EMAIL:juichung@scu.edu.tw
聯絡電話 Tel:28819471 ext. 6280其他 Others: